江西日报:每部作品都是青春的纪念册——胡辛影视教育谈

2011-09-02

    

 

1983年,一部小说《四个四十岁的女人》让她一举成名;1997年由《蔷薇雨》改编的28集同名电视剧热播大江南北;2001年她担任编导的《千里踏访颂师魂》获得中国教育电视二等奖;2006年,她带领学生自编、自导、自演、自摄制国内首部长篇校园青春剧《聚沙》;2011年8月,她与学生们拍摄的反思当代校园师生灵魂的8集电视剧《沙之舞》,在江西电视台五套首播后引起观众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……从文学创作到影视教育,胡辛,这个熟悉的名字,再一次以她丰硕的教育成果引起大家的嘱目。在第27个教师节来临之前,执教44年、从事影视教育15年的胡辛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。

  度身定制的校园青春剧真实质朴

  记者:《聚沙》拍于2006年,《沙之舞》拍于2009年,那几年,正好是继日韩青春偶像剧在我国热播之后,《奋斗》等本土青春剧也有所建树,你们的影视作品是如何定位的?作品有什么特点?

  胡辛:《聚沙》的定位是:把偶像剧的元素和叙事模式都拿过来,但必须有原创的激情和真诚。因此,在资金匮乏和并非专业表演的前提下,我们打造的就是新现实主义流派的“还我普通人”的品格,选取的都是最贴近师生生活的校园题材,自己写自己、自己演自己是顺理成章的。我们编写剧本都是按学生的条件度身定做、量体裁衣的,我们的摄像机是追随着学生的轨迹扛到了校园内外。所以,强烈的真实感和质朴无华,就是我们影视作品的特质。记得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《撞车》有句颁奖词:豪华的制作、绚丽的服饰,永远替代不了真实的故事和动人的情节。

  24集电视剧《聚沙》是研究生生活原汁原味的艺术再现;8集校园青春剧《沙之舞》,学生们演的同样是较为熟悉的校园生活,但更具可视性,有了点学院派的追求。真实质朴,始终是我们校园青春剧的烙印。

  以井冈山精神拓展“教学产研”路

  记者:影视剧的拍摄、播出,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高校师生一条龙制作,困难可想而知,尤其是在经济并不发达的江西,你们是如何克服解决的?

  胡辛:我们靠的是什么?靠的就是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!影视是高科技和文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。资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难题。拍摄《聚沙》时没有钱启动,怎么办?大家当时的积极性非常之高,那就师生集资启动吧。《聚沙》24集,我们花的费用仅仅相当于正常拍摄一集电视剧的费用。为了节省开支,我们剧组从未聚过餐。即使是拍在食堂吃饭的戏份,也只有主演和摄像才由剧组付饭钱。让人欣慰的是,在拍摄过程中,我们得到很多单位的无私支持,如到厚田沙漠等景区拍戏,前后几趟进去百余人次,景区都是免费的;只要说出“是高校师生拍片,不是为了钱”时,连公共汽车的司机和乘客都乐意配合。

  就是凭着这样一种精神,我们拓展了一条“教学产研”之路。

  跻身全国影视教育前列

  记者:上世纪90年代,影视专业就从专业院校拓宽到了综合性大学,作为我省高校首个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点的点长和导师,请你介绍一下,目前我国影视教育的现状,南昌大学又处于何等水平?

  胡辛:看电视,已成了人们的一种基本休闲娱乐方式。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比得上电视的覆盖面之广。作为文化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创作,是与高校影视专业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的。自上世纪90年代影视专业从专业院校走向综合性大学后,就成为中国高校教育与时俱进的一个缩影。

  电视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,否则就是纸上谈兵。从非影视专业院校来看,清华大学在尹鸿教授等的率领下,在理论探研的同时注重纪录片实践,作品多次在成都国际电视节获奖;北师大张同道教授等带领学生们坚持纪录片的摄制;上海交通大学在电视电影方面已获得全国百合奖;南京大学则在电视节目的策划设计方面与电视台搭建了互动平台……

  我们虽然条件相对要弱些,但可喜的是,《聚沙》2008年摘得中国高校影视创作奖(仅此一部电视剧获奖),《沙之舞》已获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优秀影视创作奖、首届大学生电视作品大赛提名奖。在2009年11月四川国际电视节首届“金熊猫奖”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评选中,由南昌大学党委宣传部和影视艺术研究中心组织选送的作品,其入围奖、提名奖和获奖数已名列国内高校第6名。

  经过每一道工序的深入实践,才能成为合格“产品”

  记者:在理论联系实践的具体探索中,您是如何培养学生的?

  胡辛:我以为,影视实践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,更重要的是直面师生的思想道德与价值理念,在世俗喧嚣、众语喧哗中,能否克服种种困难众志成城拍摄出电视作品。

  我常跟学生说,老师是把自己所走的弯路删掉直接给他们引路的。我们以最大的能量让其全面成长,力争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影视人才。我一直强调,一名影视学研究生,只有自始至终参与了一部影视剧的制作,他才算是合格的。从策划到编剧、导演、拍摄、配音、剪辑,我们每一个环节都非常严格,哪怕是场记,也是按规范来操作。我们的每一部影视作品,都是在师生们共同策划的基础上,先由学生编写剧本,抓到闪光之处我就给他们精讲,然后再写、再创作,并进行小剧的试拍。之后,就是由我出题,大家热烈讨论,最后基本上是由老师来完成剧本。开机之初的镜头,都是我边讲边导,等培养了几个学生能基本操作了,我就逐渐退到后面指导、把关。因此,一部影视剧拍下来,学生们无论是技术还是艺术,都有了深度的实践体验。每一部影视作品,都是我们团队的创作;每一部影视作品,都是学生青春的纪念册。

  □本报记者柳易江

相关链接:江西日报:每部作品都是青春的纪念册——胡辛影视教育谈